德州幼兒師范學校始建于1966年,是德州市唯一的一所市教育局直屬的國辦專門培養幼師的中等專業學校,先后獲省級、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等榮譽稱號,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項目合作單位,也是德州市幼教研究和指導中心。原名"陵縣工讀師范",隸屬陵縣教育局領導,地址在陵縣城南端、隔津河北岸。建校后,因正值文化大革命盛期,未能及時招生。 1970年3月,開始收授師訓班,培訓本縣的初中及小學教師。 1973年9月,改稱"陵縣師范",接受地區教育局和縣教育局的雙重領導,一方面招收全區范圍的普通師范學生,另一方面仍負有培訓本縣師資的任務。 1981年至1984年7月,校名沿用陵縣師范,這期間設普師和幼師兩個專業。 1984年8月,改名為山東省陵縣幼兒師范學校,屬市教育局管理,建制級別為正縣級,設普師、幼師、民師三個專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項目合作單位,是魯西北唯一的辦學時間最長、教學質量上乘的幼教師資培訓基地,也是全市幼教研究、指導中心。 1990年遷于原德州農村發展學院院內,占地面積300余畝。 1992年7月1日,根據徳辦發【1992】4號文件改名為山東省陵縣師范學校,設普師、幼師、民師三個專業。 2003年4月10日,根據德政字【2003】27號文件改名為德州幼兒師范學校,設幼師專業。 2005年9月,經市教育局批準成立德州女子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實行一校兩牌。 2006年9月,被評為山東省省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學校辦學條件優越。占地面積116212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1247平方米,固定資產2658萬余元。建有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教工宿舍樓、學生公寓樓共13棟,擁有多媒體教室、語音教室、電化教室、微機室、數碼電子鋼琴教室、理化生實驗室、閉路電視系統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及校園網絡,實驗、教學儀器齊全,功能完善,F有鋼琴、風琴240架、電鋼琴100架,微機185臺。圖書館藏書30021萬冊,閱覽室有報紙雜志160余種,為開闊師生視野,提高師生素質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學校環境優美,濃蔭掩映,綠化面積達62627平方米,2005年被評為省級花園式學校。 學校主體是三年制幼師班,設有附屬幼兒園1所。學,F有教職工100人,專任教師67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講師50人,講師11人。專任教師全部達到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研究生6人,碩士研究生進修班結業的13人。 學校有一支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近年來,有15人被評為市級教學能手,有20余人被評為市級以上優秀教師、勞動模范和拔尖人才,有40名教師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及作品400余篇,有18名教師出版專著和參編教科書。 建校40多年來,共培養幼兒教師6882名,為全市培訓幼兒教師4467名,培訓小學骨干教師1101名。2000年以來,學校圍繞市場培養人才,在課程設置上進行了大膽改革,先后增開了禮儀、珠心算等特色課程;拓寬了專業,增設了市場營銷、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2002至今,十余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近4000名畢業生全部提前就業,畢業生供不應求。目前,學校已與省內外800余家用人單位建立了人才供需合作關系。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一直保持100%。連續4年被評為德州市招生就業先進單位。畢業生對口升高職連續5年在95%以上。 2010年11月新的一屆領導班子成立以來,堅持"發展學生,成就老師"的辦學理念,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積極推進改革與創新,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全面推進了學校各項工作。全體教職員工人心思上、人心思齊,學校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德州幼兒師范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將繼續發揚實事求是的作風,齊心協力,扎實工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走內涵發展,質量先行,特色立校之路。努力把學校辦成一所"教學環境優美、教學質量上乘、教學手段先進、教學特色鮮明"的幼教人才培養基地,為全市的學前教育事業再立新功。 |
德州幼兒師范學校報名辦法
考生到學校招生辦直接報名?忌鷣硇竺麕е锌紲士甲C、身份證或戶口本。
報名時間:自本簡章發布之日起到校報名。
1、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從事幼兒教育,具有較強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中初級專業人才。
2、主要課程:幼兒衛生保育教程、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概論、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教師口語、幼兒唱歌、幼兒繪畫、幼兒舞蹈、幼師聽話與說話、幼兒手工等
3、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各類幼兒園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也可從事企業單位的公關禮儀及計算機文字處理等工作。
學校地址:陵縣城文化路4號 郵編25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