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理工中等專業學,F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山東省首批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山東省創業明星學校、山東省"3+4" 本科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單位、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山東省首批中德智能制造人才雙元培養試點單位,山東省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試點學校、教育部"Web前端開發"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學校的"職業教育’雙元雙證培養’體系構建"項目被納入省制度創新試點單位
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山東省首批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全國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工程實訓基地、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山東省創業明星學校、山東省人工智能試點學校、山東省"3+4"本科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單位、山東省第二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學校、泰安市文明校園
校長寄語
堅持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緊緊圍繞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把握"專業技能、職業精神、人文素養、身心健康"的人才培養目標,精益求精,質量立校,特色興校,創新強校,追求卓越,打造特色鮮明、質量名優、人才輩出、社會認同的職教品牌,讓學生因專業而成功,讓教師因職業而幸福,讓學校因師生而精彩!
泰安理工中等專業學校(新泰市技工學校)始建于1970年,現有兩個校區,占地240余畝,總建筑面積8萬余平方米,在校生4200余人。
泰安理工中等專業學校開設數控技術應用、機電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幼兒保育、建筑工程施工、航空服務、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服務等專業,其中:機電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三個專業被評為山東省品牌專業。設有"3+4"本科對口貫通分段培養班、"三二連讀"高職班、職教升學班、"未來匠星" 班、中德智能制造技能人才雙元培養卓越班。
泰安理工中等專業學,F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山東省首批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山東省創業明星學校、山東省"3+4" 本科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單位、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山東省首批中德智能制造人才雙元培養試點單位,山東省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試點學校、教育部"Web前端開發"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學校的"職業教育'雙元雙證培養'體系構建"項目被納入省制度創新試點單位。
泰安理工中等專業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218人,雙師型教師123人。其中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齊魯名師1人,省優秀教師4人,泰山名校長1人,泰安市優秀教師6人,泰山功勛教師1人,泰山名師3人,新泰名師8人,省級青年技能名師1人,泰安市首席技師2人,新泰首席技師6人。
學校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的主線,積極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銜接融合,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推進項目教學、案例教學、仿真教學、學做合一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強化學生技能培養。近年來,參加全國職業院校和行業技能大賽,先后奪得"三金四銀三銅",并榮獲省市獎牌200余塊,在全省同類同級職校中位居前列,其中: 2019年《零部件測繪與CAD成圖技術》以全國第四名的好成績榮獲國賽金牌。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育人為先、全面發展、人人出彩"的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全方位宣傳與踐行"崇德尚技、知行合一"精髓,全力推進條件現代化、管理科學化、師資專業化、育人優質化"四化"建設,鑄就"美麗校園、幸福教師、陽光學生"的發展愿景。
一是基礎設施先進。建有鉗工、電焊、機械加工、PLM體驗中心、仿真模擬室、數字化庫房、錄播室、數據處理中心、微機室等24個高標準實訓室和實訓車間,建有名師工作室、心理咨詢中心、科技館等16個功能室;建有校園公共管理平臺、數字化服務系統、校園安全系統,教室配備“交互式班班通”,實現了管理資源、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實訓設備總價值3655.6萬元。
二是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優秀教師3人,泰安市優秀教師6人,泰山名校長1人,泰山名師3人,泰山教壇英才5人,泰山教學新星12人,泰安市拔尖人才1人,新泰名師6人,新泰市首席技師7人。
三是品牌專業眾多。數控技術應用、機電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三專業均為泰安市品牌專業,其中,機電技術應用被列為山東省品牌項目建設專業。
四是校外合作廣泛。與濰坊科技學院實施了“3+4” 本科對口貫通培養,與泰山職業技術學院、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實施了“3+2”?茖谪炌ㄅ囵B;與山東新煤機械、泰豐寶源、泰山恒信開關、潤通機械等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校企之間實現設備、信息、技術、人力等資源共享;依托我校機械加工實訓車間,與山東泰豐縱橫企業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泰豐縱橫冠名的數控模具加工基地,依托泰豐縱橫豐富的高端人才庫,引進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名、博士5名、企業高管3名,定期對學生作報告、授課、指導畢業設計,提升了學校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學校主動抓住我市把電子商務作為加快縣域經濟轉型升級重要手段的機遇期,依托我校計算機應用專業,與淘金時代合作,打造電商客服培訓中心,為當地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能人才。
五是教學成果豐碩。堅持分層次教學,高職升學和技能培養兩手抓。推行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行現代學徒制,將專業技能模塊化、項目化,實訓過程按照“教、學、做、賽、評”五位一體模式,成績顯著:2014年春季高考,本科上線173人,錄取122人。2011—2015年,連續五年承辦泰安市職業技術院校技能大賽,獲全國二等獎1人,全省一等獎2人、二等獎6人、三等獎17人,泰安市一等獎28人、二等獎60人、三等獎62人。
通過骨干教師編寫,專家論證、指導,制定了35門課程標準,編寫出版了9門核心課程教材,研發了16門校本教材,參與國家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研發30門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達3TB。其中,《數控編程與加工》、《電工電子》、《數控銑床編程與操作》、《Flash動畫制作》、《計算機網絡技術》五門課程被評為泰安市級精品課程。
六是社會服務深入。與經濟技術開發區、人社局、電力局、建設局等部委辦局及有關企業合作,開展幼兒教師、維修電工、電焊、機械加工、制冷設備運行與維修等各種技能培訓,年培訓專業技能人才6000余人。積極開展青少年校外素質教育培訓,年培訓人數達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