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目標的外生邏輯既對目標設定提出了要求,同時也具有持續變化性的特征。尤其是近年來,新職業頻繁產生,舊職業加速消亡,社會職業結構變遷速度明顯加快。作為教育目標的職業本身在加速變化,那么職業教育又該如何適應,在新環境下其專業設置的合理定位是什么,成為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新課題。
一、當今時代職業快速變遷的特征及影響因素
1.職業快速變遷的主要特征。第一,職業自身的存在與否快速變遷。第二,職業的社會需求規?焖僮冞w。第三,職業收益和社會認同程度快速變遷。第四,職業的工作內容和用人標準快速變遷。這些變化是當前社會的客觀實際,給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和教學組織提出了新要求。
2.造成職業變遷加速的影響因素分析。技術首先改變了工作內容和方法,與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安排直接相關;還會改變相關職業的就業規模、職業收益,甚至是存亡狀況。這些則主要會影響職業教育的專業定位、招生規模和專業吸引力等。商業模式變革主要會影響對應行業的業務流程和人力資源需求結構,進而影響到職業教育的專業定位和招生規模。區域產業變化造成的職業變遷是宏觀經濟發展對職業影響的體現,其必然將前置影響到當地人力資源的需求結構和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
二、職業快速變遷對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影響
1.職業快速變遷使職業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動態化。伴隨職業變遷加速的現實,為了保持與外在職業存在狀況和社會人才需求的一致性,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及教學內容將難以再處于穩定狀態。未來的職業教育將隨職業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動態調整,并越發呈現出培養目標動態化的特點。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類型間最大的不同將不再是內容,而是隨職業變遷而不斷調整的動態化培養目標。同時,動態化的培養目標也將成為職業教育在其專業定位和教學組織上最大的特點和難點。
2.動態培養目標下職業教育專業設計的基本邏輯。人才培養目標的動態化包含專業方向在一定范疇內呈現多元特征、學生發展方向具有多種可能性、專業核心方向相對穩定三個特征。與其他基于買賣雙方需求的市場交易行為和基于確定培養目標的教育活動等雙主體間的協作不同,職業教育是一個要滿足學生學習成長和就業發展需要、學校自身生存和發展需要、社會用人需要三方需求的復雜的協作行為。只有通過動態培養目標設置,并配套進行教學組織方式優化,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三方需求的同時達成,降低職業教育專業定位偏差所導致的就業風險。
三、動態化目標下職業教育的專業定位與教學組織方式優化
1.專業定位應確定基本職業方向及一定的拓展空間。學習者只要在其專業對應領域的專業鏈或產業鏈延伸范圍內從業,專業學習經歷對他開展工作都是有價值的,但如果超出了這個范圍,專業學習對他職業發展的意義就不大了。因此,職業教育在專業培養方案設置時,應該依托專業體系的內在特征,將一系列存在領域關聯的職業崗位或職業群定位為培養目標。同時,動態化專業教育培養目標應聚焦于讓學習者習得具備多元的、職業領域內廣泛適應性的“關鍵能力 ”,并且關注其在漫長職業生命周期內的競爭力和職業發展問題。
2.采用“分步決策、階段教學”方式應對動態目標需要。“分步決策、階段教學”是為規避培養目標動態化及職業教育長周期所造成就業風險的一種應對機制,是對職業教育專業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調整思路。按照該思路,學生在入學時可僅確定一個廣泛的大專業類,通識知識和通用素質培養階段,以通識教育為導向,幫助學生打好終身適用的“關鍵能力”的基礎;之后進入真正的專業教育,細分為三個子教學階段,分別是專業基礎知識與能力培養階段、職業領域普適性能力培養階段、崗位針對專長能力培養階段。
3.通過生涯輔導幫助學生理解專業學習的職業意義。對學生開展生涯發展輔導,并在“分步決策”的各個節點給予學生必要的自主選擇權,是職業教育適應未來的必要之舉。對學生的生涯輔導除了要在大學階段實施,更需要中學予以配合,幫助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方向和專業目標有所規劃和考慮。進入大學之后,要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本專業學習成果的社會應用價值和所對應職業領域的發展情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更為細致的目標職業方向,做出具體的方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