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被教育部、衛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國家緊缺人才專業,應予以重點扶持。
世界衛生組織對各成員國衛生人才資源統計結果顯示,許多國家護理人才緊缺。在我國,護士的數量遠遠不夠,醫護比例嚴重失調。
按照衛生部要求,我國醫院的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應是1:4。而目前全國1:0.61的醫護比例遠遠達不到衛生部的要求,與1:2.7的國際水平相差很大,與發達國家1:8.5的比例相差更遠。目前我國護士總數為130.78萬人,醫生總數為209.97萬人,按衛生部最低醫護配置,護士的數量缺口近300萬人。
護理專業就業前景
護理人員將成為衛生保健的重要力量
當前世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趨勢,已由以醫療為主轉變為更加重視預防和保健工作。在"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目標逐步實現的世紀之交,WHO針對亞太地區又提出了21世紀的目標———健康新地平線。世界銀行在1993年的世界發展狀況報告中指出"大部分初級衛生保健工作應該由護士和助產士承擔,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這種趨勢將逐漸擴大……"。由此可見,護士是衛生保健工作的主要力量。護理人員已經開始走出醫院,面向社會,關注每個人和每個人群的健康狀況,圍繞健康的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開展工作,為社區老人、婦女、兒童、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提供諸如中老年人保健、婦幼保健、青少年保健、慢性病護理、職業病防治、疾病普查、心理咨詢等健康保健服務,并開放家庭病床、滿足院外患者的基本治療和護理需求;護理人員還要與醫生、社區公共人員、社會性工作者共同合作,開展社會衛生服務。護理工作在醫療保健方面日益顯示其特有的作用。由此可見,護理的職能從單純的護理病人延伸到預防疾病、維持健康的更廣闊的領域,這既是時代的挑戰,也是護理專業本身發展的要求。
護士將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教育活動,促進人們自覺地采用利于健康的行為,消除或降低危險因素,降低發病率、傷殘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質量,并對教育效果做出評價。其目的是減少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全民健康,健康教育先行。在國外,近幾十年來健康教育被認為是衛生保健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而受到高度重視,并得到很快發展,不少國家成立了專門的健康教育機構。許多發達國家都把健康教育作為護士的一項基本職業要求。美國要求注冊護士把為病人提供必要的醫療知識、指導其促進康復作為主要工作任務之一;英國把培養護士健康教育技能作為繼續教育的主要內容;日本更重視把病人對保健服務的滿意率作為評價護理質量的標準。健康教育在我國傳播和應用的歷史并不長,目前護理專業開展健康教育主要是在醫院,少量在社區,隨著社區衛生服務的不斷壯大,護士在健康教育中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護士將成為醫生和其他保健人員平等的合作者
現代護理已不再是一項附屬于醫療的技術性職業,護理專業成為健康服務系統的一個獨立的分支,平行于醫療專業及其他健康服務專業。因而,護士成為健康服務系統中的重要一員,成為醫生的合作伙伴,健康服務的參與者。在為服務對象提供健康服務時,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因此,護士是醫生和其他保健人員平等的合作者。
護理人員將為危重患者提供高質量、高技術的護理
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應用于醫學和護理,促使醫學及護理學向微細、快速、精細和高效能發展,促進臨床護理向現代化方向發展。護理崗位的知識技術含量大大增加,如各種電子監護儀的使用、ICU的發展,使臨床病情觀察和危重病人的監護技術向微細、精確的方向發展,從而使護理工作能及時準確地為疾病的診斷、治療提供依據。為危重患者提供高質量、高技術護理仍是護士的重要任務。
國內護理專業就業前景良好,人才緊缺
護理專業一度被國家列為緊缺人才專業,予以重點扶持。世界衛生組織對各成員國衛生人才資源統計結果顯示,許多國家護理人才緊缺。在我國,護士的數量遠遠不夠,醫護比例嚴重失調。按照衛生部要求,我國醫院的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應是1:4。而目前全國1:0.61的醫護比例遠遠達不到衛生部的要求,與1:2.7的國際水平相差很大,與發達國家1:8.5的比例相差更遠。根據衛生部的統計,到2015年我國的護士數量將增加到232.3萬人,平均年凈增加11.5萬人,這為學習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
國內護理專業就業前景異常糾結
然而護理專業的就業情況非常糾結。一方面,現有醫療機構絕大多數都是事業單位,幾乎100%超編,很多單位都已經有大量的編外人員(人事派遣),要想進醫療機構就必須參加公開招考,競爭非常激烈;另一方面,中國老齡化程度加劇,公民的健康意識、保健意識在提高,社會需要大量的護理人員。
此外,男護士更是各大醫院極為搶手的目標人才。因為男護士們出現在手術室或者急診室等勞動強度比較大的科室病房時,比柔弱的女同志更有優勢,面對血淋淋的場面,面對生命垂危的病人,男護士配合醫生臨危不亂,動作比女護士要快要穩。因此,物以稀為貴的"男護士們"還未畢業就被各大醫院"預訂一空"!
針對當前的國內護理專業就業前景,出國是一條不錯的選擇,美國等國家對護理人員的需求龐大,其次,國內私立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機構、養老院、家政服務行業等,也都需要正規院校畢業的護理專業人員。從每萬人擁有的醫護人員比例上看,我國的專業護理專業就業前景總體良好,人員缺口大。
護理的國際形勢
隨著國際醫療市場對護理人員的需求激增,"護士荒"現象已日益突出地擺在各國醫學界面前。未來10年,美國、英國、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國家將急需200萬護理人才。國際人力資源公司已經把目光瞄準中國。世界性的護理人才資源的短缺,給我國護理人員創造了更多邁出國門、邁向國際市場就業的機會。